close


拓展國際觀靠閱讀

原文出處: 2010年1月19日 國語日報

作者: 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最近有好幾本新書都談到二十一世紀的競爭對象已經不是我們身邊的人,而是隔著太平洋、印度洋某個遙遠國家的人,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E-mail無遠弗屆,世界已經沒有地理上的隔絕,地球是平的了。如果有一天你打電話去美國辦事,不要驚訝接電話的人有印度口音,因為很多大公司已把顧客服務這項工作,外包到人工比較便宜的印度去了。科技的進步,實現了唐朝王勃說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二十一世紀,你的左鄰右舍可能是跟你隔了十萬八千里的人,因此,現在全世界的學校都在強化學生的國際觀。

  臺灣也很努力在推展國際觀,只是很多人把國際觀解釋成「英文好」,以為送孩子上英文補習班就好了。其實英文只是表達的工具,內容才重要。一個人可以不會說英文而有很好的國際觀,他只要有英文祕書即可;一個英文很流利的人卻可能完全沒有國際觀,而且這種人比比皆是。在許多國際場合會看到英文發音很標準的人,但是用詞遣字不當,說話內容空洞,除了寒暄之外,幾乎講不出比較深入的話來,因此,現在的年輕人必須勤閱讀,增廣見聞,當別人談到某個話題時,才插得上話。
  
  國際觀跟背景知識密不可分。學生都知道非洲的南非共和國曾經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百分之十的白人統治百分之九十的黑人,被全世界譴責和杯葛,它的政權卻能在一九九四年從長久的白人執政和平轉移到曼德拉這個黑人總統手上,而沒有發生流血暴動。曼德拉從六○年代沒有個人電腦的時候就關進牢裡,關了二十七年,他怎麼能立刻適應這個幾乎完全陌生的社會?又怎麼能平衡種族敵視,維持南非社會的安定而沒有暴動?

  其實南非的政治情況非常複雜,從一六五二年第一批白人登陸後,就實行種族隔離,黑人被壓迫了三百多年,對白人的仇恨很深。在南非的白人又分荷裔和英裔,雙方打過仗,雖然都是白人,但並不融洽;黑人也有不同的族群和部落,加上南非有很多印度人,以及非白、非黑、非印度的「有色人種」,這麼複雜的社會,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地雷出亂子。要了解這麼複雜的政治生態必須深度閱讀,曼德拉的傳記就很好的起頭,因為他的一生就是南非的近代史。從閱讀他的傳記中,不但學到為什麼他受人景仰,拿到諾貝爾和平獎,同時也學到他的政治智慧與接納不同意見的胸襟;他有主見而沒有成見,有志氣卻沒有意氣,所以他會成功。臺灣非常缺乏像他這樣有胸襟、有遠見的政治家。

  許多人以為學英文就是背生字,其實不是。背生字固然重要,但是在掌握小學三年級程度的單字以後,就要開始大量閱讀了。美國圖書館協會每年都推荐好書,像John Newbery(約翰紐伯瑞)獎章的書就很好,學生可以從這些得獎的書看起,循序而上,不但能增廣見聞,也學會字詞的正確用法。

  快放寒假了,希望老師少出一些寒假作業,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充實世界知識,為將來的國際競爭力打下根基。

主任註: 本校圖書室也有引進許多Newbery Medal的書籍,可至此網站了解更多Newbery獎章書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sesameengl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